十二时辰最新消息:徒然喜欢你(徒)
关于徒然喜欢你(徒)的消息今天在网上受到的关注度非常高,为此小编也是在网络上收集了一些徒然喜欢你(徒)相关的文章来分享给大家,那么下面的内容就是一些收集到的内容了,希望大家会喜欢。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徒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徒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拼音]:tu
中国古代剥夺罪犯一定期限的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的刑罚(见五刑)。《唐律疏议·名例》载:“徒者,奴也,盖奴辱之。”这说明徒刑是一种奴役、侮辱性质的刑罚。这种刑罚起源很早。据甲骨文记载,中国商代就有牢狱“圉”,用以拘禁罪犯,限制其自由。周代除死刑外,其他处肉刑的罪犯,都须服劳役,“墨者使守门,劓者使守关,宫者使守内,刖者使守囿,完者使守积”(《周礼·礼官·司刑》)。因此,当时的徒刑成了墨、劓、剕、宫等刑的附加刑。
根据劳役的性质、期限和有无附加刑,分徒刑为若干等级,并各有专门名称。
秦、汉时强制男犯修筑城墙,叫做“城旦”;强制女犯舂米,叫做“舂”。《汉书·惠帝纪》应劭注:“城旦者,旦起行治城”;“舂者,妇人不豫外徭,但舂作米”。城旦舂按附加刑的不同,分为3类:第1类,完城旦舂。“完”的意思是保留罪犯的头发,仅剔去鬓须,不再施加其他肉刑。第2类,刑城旦舂。“刑”指施加肉刑。按施加的肉刑不同,刑城旦舂又分5种:
(1)黥城旦舂(面部刺记涂墨);
(2)黥劓城旦舂(面部刺记涂墨,割鼻),③斩(或刖)左趾城旦(砍左足);
(4)斩(或刖)左趾黥城旦;
(5)斩(或刖)右趾城旦舂。第3类,髡钳城旦舂(剔发,颈项带刑具铁钳)。汉文帝(公元前180~前157在位)时除肉刑,以髡钳城旦舂代黥刑。关于城旦舂的刑期,众说不一。东汉卫宏认为,汉时刑城旦舂为五岁刑;完城旦舂为四岁刑。应劭、魏如淳则认为城旦舂纯为四岁刑。秦、汉时城旦舂不限于筑城、舂米,也从事其他劳动。秦简中的《仓律》规定,城旦舂干轻活与干筑城之类的重活时,粮食供给标准不同,说明城旦舂被使役从事各种劳动。出土秦戈上有表示铸造者的铭文“工城旦□”,证实秦城旦也可充当铸造兵器的工匠。
秦、汉时,强制男犯入山采薪供祭祀鬼神用,谓之“鬼薪”;强制女犯为祭祀神鬼择米,谓之“白粲”。卫宏《汉旧仪》,秦制“鬼薪者,男当为祠祀鬼神伐山之薪蒸也;女为白粲者,以为祠祀择米也,皆作三岁”。事实上,鬼薪、白粲不只是从事采薪、择米劳动,据秦简《仓律》规定:白粲还从事土工或其他劳动。出土秦铜戈见有“工鬼薪”铭文,表明鬼薪可充当铸造兵器的工匠。
秦、汉时强制罪犯服劳役的一种刑罚,男犯称做“隶臣”,女犯称做“隶妾”。秦制,刑为隶臣妾或耐为隶臣妾无刑期,乃是确定为一种官奴婢身份,此种身份只可以下述方法赎免:
(1)以人赎替;
(2)由亲属戍边赎免母亲或姐妹的隶妾身份;
(3)用战争中获得的军功爵赎免本人或亲属的隶臣妾身份。到了汉时规定了刑期,耐为隶臣妾为二岁刑;隶臣妾为一岁刑。
秦时,除犯罪判处为隶臣妾外,还有:
(1)因亲属犯罪被籍没为隶臣妾;
(2)战争中逃兵定为隶臣;
(3)投降了的俘虏为隶臣;
(4)没收私家奴婢为隶臣妾;
(5)官奴婢的子女仍为隶臣妾。秦时隶臣妾并未规定固定的劳动,可被使役种地、放牧、修筑城墙及官府的房屋,充当官营手工作场的工匠、士兵、狱卒、看管刑徒劳动等。秦律规定,小隶臣妾身高五尺二寸,就应服劳役。隶臣身高六尺五寸、隶妾身高六尺二寸就算大隶臣妾。达到一定年龄可以“免老”,称做“免隶臣妾”。秦律中还有一种“更隶妾”,为定期为官府服役的奴婢,除为官府服劳役外,有一定时间为自己干活。
秦、汉时强制罪犯到边远地区御外寇或看管刑徒的一种刑罚。《汉旧仪》载:“罪为司寇,男备守,女为作如司寇(类似司寇的劳役),皆作二岁。”据秦律,秦时司寇负责看管刑徒劳动,每二十名城旦舂派司寇一人看管。不得任用司寇充当赶车的“仆”、烹炊的“养”、看守官府或其他事情。如有上级命令任用他们作其他事,必须请示。秦律还规定,“城旦舂三岁以上者”,可以减为城旦司寇。秦简中有城旦司寇、舂司寇、城旦舂司寇等名称。作为徒刑的一种,司寇轻于隶臣。《秦简·法律答问》:“当耐为司寇而以耐隶臣诬人,可(何)论?当耐为隶臣。”汉以后无此刑名。
指斥候,秦时强制罪犯伺察敌情的一种刑罚。“斥候”原为边塞上专门伺察、瞭望敌情的人。《尚书·禹贡》疏:“斥候谓检行险阻,伺候盗贼。”秦时定为较轻的一种徒刑,如《秦简·法律答问》载:“当耐为侯(候)罪诬人,可(何)论?当耐为司寇。”秦律规定,不准任用候为官府的佐、史及禁苑宪盗(巡捕盗贼的士卒)。秦以后无此刑名。
秦、汉时强制罪犯服劳役的一种轻微的刑罚。“罚”字从刀、从詈,持刀而骂,令服劳役,故名“罚作”。《汉旧仪》卷下:秦制,“有罪各尽其刑……男为戍罚作,女为复作,皆一岁到三月”刑。《史记·淮南王安传》注引苏林曰,汉时,“一岁为罚作”。“复作”是经赦免解去“钳赭衣”的刑徒,又犯罪不再加刑,只需再为官府服劳役,满其本罪年月,称为“复作”。
已不用“城旦”、“鬼薪”等名称。但保留以“髡”、“耐”做为徒刑附加刑的制度,并以此作为徒刑名称。《晋书·刑法志》载,魏徒刑分髡刑、完刑、作刑三种。髡刑分为四等,完刑、作刑各分三等。晋时徒刑称做“髡刑”,亦名“耐罪”,《唐六典》注,晋“髡刑有四,一曰髡钳五岁,笞二百;二曰四岁刑;三曰三岁刑;四曰二岁刑”。
称“徒”。“徒”按劳役年限分为各种等级,因此又称“年刑”。北齐时徒刑称做“刑罪”,由于有附加刑“耐”,所以也称“耐罪”。当时除“耐”以外,还附加鞭、笞。不加“髡”又无保的,须带刑具“钳”。男犯交左校服劳役。女犯舂米和遣送到掖庭纺织,均准许交纳绢赎刑。北周开始正式称做“徒刑”,并附加鞭、笞。《隋书·刑法志》载:“徒刑五,徒一年者鞭六十笞十;徒二年者鞭七十笞二十;徒三年者鞭八十笞三十;徒四年者鞭九十笞四十;徒五年者鞭一百笞五十。”准许以金赎罪。
作为五刑之一,亦分为五等,但刑期有所缩短,最低为一年,最高为三年,每等之间相差半年,并且不附加笞、杖,准许以铜赎刑。唐代法律规定,凡处徒刑者,“著钳若校,京师隶将作,女子隶少府缝作”(《新唐书·刑法志》)。
五代基本沿用唐制,但恢复了加杖制,实际上是一罪两刑。宋代实行折杖制度,即折减笞杖的数目,并且杖后不再服劳役,即所谓“徒罪决而不役”。《宋刑统·名例律》载:“徒三年,决脊杖二十,放;徒二年半,决脊杖十八,放;徒二年,决脊杖十七,放;徒一年半,决脊杖十五,放;徒一年,决脊杖十三,放。”
较前代重,分为三等,并有从刑。《辽史·刑法志》载:“徒刑一曰终身,二曰五年,三曰一年半。终身者决五百,其次递减百。”终身徒刑,不仅加杖,还须“黥面”,所谓“犯一罪而具三刑”(兴宗重熙二年改“黥面”为“刺颈”)。
制度与唐、宋同,唯将五等改为七等,增加四年、五年两等。
分为五等,并附杖刑,即一年杖六十七;一年半杖七十七;二年杖八十七;二年半杖九十七;三年杖一百七。按《元典章·刑法一》规定,徒刑的杖刑“皆先决讫,然后发遣”,服劳役时要带镣。
制度基本相同,即分为五等加杖,准许以钱赎。明制,一年杖六十,一年半杖七十,二年杖八十,二年半杖九十,三年杖一百。清代略有变更,清初实行“以五折十”制,即二杖折一大板,康熙(1662~1722)时又改为“四折除零”,即杖一百折四十大板,不满的零数不算。清代有专门规定“赎罪”的法律,某些犯罪处徒刑后,也可以赎。对于徒刑犯者的加杖,须至配所后执行。徒刑犯一般发至本省驿,“其无驿县,分拨各衙门充水火夫,各项杂役,限满释放”(《清史稿·刑法志》)。对于旗人犯罪而处徒刑,法律另有规定,《清律犯罪免发遣》条:“凡旗人犯罪,军、流、徒免发遣,分别枷号。”徒一年者枷号二十日,每等递加五日。但如果所犯罪显然“寡廉鲜耻”者,不准以枷号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