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频道/原创专栏/ 正文

十二时辰最新消息:汉魏洛阳城遗址博物馆效果图(汉魏洛阳城遗址)

导读 关于汉魏洛阳城遗址博物馆效果图(汉魏洛阳城遗址)的消息今天在网上受到的关注度非常高,为此小编也是在网络上收集了一些汉魏洛阳城遗址

关于汉魏洛阳城遗址博物馆效果图(汉魏洛阳城遗址)的消息今天在网上受到的关注度非常高,为此小编也是在网络上收集了一些汉魏洛阳城遗址博物馆效果图(汉魏洛阳城遗址)相关的文章来分享给大家,那么下面的内容就是一些收集到的内容了,希望大家会喜欢。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汉魏洛阳城遗址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汉魏洛阳城遗址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的都城遗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约15公里。西周初在此筑城,称成周。因在雒水之北,战国时称雒阳,两汉因之,曹魏以后改为洛阳。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在此建都。献帝初平元年(190)迁长安时,雒阳宫庙、民居被焚毁。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在汉代旧址上建都,西晋继之,至永嘉五年(331)后,洛阳又在战乱中遭破坏。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自平城迁都于此,经大规模改建,都城形制为之一变。孝静帝天平元年(534)迁都邺城,元象元年(538)洛阳城又一次在战火中被毁。随唐洛阳城往西移至今洛阳市区一带,汉魏洛阳城遂废弃。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1962年开始,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期在这里进行全面的调查发掘,究明了城的平面形状、城墙的规模、城门和城内主要街道的分布、武库和太仓的位置,并根据城门和街道的分布情形,推定东汉南宫和北宫的范围,发现了北魏宫城的主要遗迹。发掘工作的重点,在于城南的明堂、辟雍和灵台,它们是中国古代都城特有的礼制建筑,灵台则是当时的天文台。最高学府太学的遗址也经勘察和部分发掘,出土许多石经的残块。

全城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约汉代九里,东西约汉代六里,故称“九六城”。城墙用土夯筑,厚约14~25米。东、西、北三面城墙,遗迹尚存;南面城墙因洛河改道被冲毁,但仍可复原其位置。经实测并复原,东城墙长约4200米,南城墙长约2460米,西城墙长约3700米,北城墙长约2700米,总长合汉代约三十一里。全城共设12个城门。东面 3个自北而南为上东门、中东门、秏门,西面3个自北而南为上西门、雍门、广阳门,南面4个自东而西为开阳门、平城门、小苑门、津门,北面2个自东至西为谷门、夏门。夏门遗迹保存较好,经钻探,有3个门道,推测其他城门亦如此。

城内主要大街,都通自城门。大街互相交叉,分隔成24段,这可能便是文献记载中所说的“洛阳二十四街”。据钻探,大街的宽度约20~40米不等。据记载,每条大街都分成3股,唯公卿、尚书等大臣行中道,一般行人皆行左右。

城中主要宫殿为南宫和北宫。据记载,南宫在西汉时已有一定的规模。建武元年光武帝定都洛阳,先居住在南宫却非殿。以后不断扩建,于建武十四年在南宫建成规模最大的前殿。南宫的遗迹虽未发掘,但从街道的分布情形可以判断其位置在中东门大街之南,秏门-广阳门大街之北,开阳门大街之西,小苑门大街之东;平面呈长方形,南北约1300米,东西约1000米。北宫始建于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至永平八年建成。据记载,北宫中的德阳殿,“周旋容万人,陛高二丈”,规模宏伟。北宫的位置,亦可从街道的分布情形判断在中东门大街之北,津门大街之东,谷门大街之西,北面接近城墙,平面呈长方形,其范围较南宫为大。据记载,南北两宫相距七里,有复道相连。据实际的勘察看来,“七里”应为“一里”之误。

勘察工作证实,太仓和武库都在城的东北隅。据记载,工商业区有南市、马市和金市。南市在南郊,马市在东郊,金市在城内南宫的西北。西晋潘岳的《闲居赋》说“面郊后市”,就是指金市的位置在南宫之北而言的。

曹魏在东汉雒阳城的废墟上重建都城,其规模不超过东汉。西晋时城的形制和布局亦无多大的改变。但是,魏明帝曹叡仿效其祖父曹操在邺城西北部筑铜雀台等“三台”(见邺城遗址)的经验,在洛阳城的西北角也建筑了金镛城。据勘探,金镛城南北约1080米,东西约250米,分隔为三部分,各有门道相通。它实际上是军事性的城堡,由于北依邙山,地势高亢,可俯瞰洛阳全城,具有制高点的作用,在西晋末年“永嘉之乱”的洛阳争夺战中,是双方必争之地,当时称为“洛阳垒”。勘探和研究证明,由于魏晋时战乱频仍,出于军事上的需要,在洛阳城的西北城墙外壁和金镛城的外壁设置了许多墩台,其形制和效用如同后世的“马面”,这是中国古代城制上的一个创举。

北魏在洛阳建都,仍利用东汉、魏晋的城墙。东汉以来的12个城门,除开阳门以外,都在魏晋或北魏时改了名。上东门改称建春门,中东门改称东阳门,秏门改称青阳门;上西门改称阊阖门,雍门改称西阳门,广阳门改称西明?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2/24557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牛黄匠敲鸥某破讲牛≡访鸥某菩裘牛蛎鸥某平蜓裘牛还让鸥某乒隳牛拿鸥某?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8045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大夏门。11个城门都在汉代的旧址上重建,仅西阳门从汉代的雍门旧址北移约500米。此外,孝文帝初到洛阳时,在西城墙北端靠近金镛城处新开了承明门,从而使城门增为13个。

北魏洛阳城最重要的改变是废除了东汉以来南北两宫的制度,建立了单一的宫城。据勘探,宫城的位置在全城的北部略为偏西,是在汉魏北宫的基础上兴建的。平面呈长方形,四面筑墙,东墙和西墙各长1400米,南墙和北墙各长660米。在南墙近西端处,有一巨大的门址,便是宫城的正门──阊阖门的遗址。正殿太极殿在宫城的前部,与阊阖门对直,其基坛南北长约60米,东西宽约100米,规模甚大。

由于宫城的范围和个别城门位置的改变,城内的街道也有许多变更。南宫已废弃,在广莫门和平昌门之间有了一条纵贯全城的南北向大街。雍门已废绝,雍门大街亦不存在。新开了承明门,增添了由此门通入城内的大街。建春门和阊阖门之间有了一条横贯全城的东西向大街,将宫城分为南北两半,南半部是朝会之处,北半部为寝宫所在。由于新建的西阳门正好与东阳门对直,所以东汉以来的中东门大街被延长而贯通于西阳门和东阳门之间,它在宫城南墙外通过,成为全城的一条分界线,北面主要是皇家的宫殿和园囿,南面则分布着官署、寺院和贵族的邸宅。由于宫城的南门──阊阖门与南城的宣阳门对直,所以自阊阖门至宣阳门的南北向大街──铜驼街就成了全城的中轴线。宗庙、社稷和太尉府、司徒府等高级官署分布在铜驼街的两侧,有名的永宁寺遗址即在街的西侧。

据记载,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在洛阳兴建外郭城,“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范围极广。在整个外郭城以内,划分为三百二十个方形的坊,每坊均四周筑墙,每边长三百步,即当时的一里。东汉以来的旧城成为北魏洛阳的内城。“大市”、“小市”、和“四通市”等工商业区都设在内城以外,位置在宫城以南,完全改变了《周礼·考工记》所记“面朝后市”的传统。综上所述,北魏洛阳城的形制和布局,和两汉以来的都城相比,出现了划时代的变革,为隋代的大兴城、唐代的长安城和洛阳城(见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见隋唐洛阳城遗址)开创了先例。

东汉的辟雍、明堂和灵台,都建于光武帝建武中元元年(公元56)。辟雍在开阳门外大路的东侧,平面呈方形,每边长170米,四面筑围墙。据记载,辟雍四面门外有水沟,其上架桥。曹魏和西晋在东汉的旧址上重建辟雍,曾出土晋武帝三临辟雍碑及其碑座。北魏修辟雍,但未完成。明堂在开阳门外大路的西侧,平城门外大路的东侧,东距辟雍约150米。遗址平面呈方形,每边长约240米,其中有一直径为62米的圆形台基,为主体建筑之所在。明堂的这种形制,正与《水经注》“寻其基构,上圆下方”的记载相符。西晋和北魏都曾重建明堂,应在东汉明堂的旧址之上。灵台在平城门外大路的西侧,东距明堂约80米。遗址平面基本上呈方形,东西220米,南北200米,四面筑围墙,中央有一座高台,基部约50米见方,残高约8米。房屋建在高台的四周,分上下两层。下层是回廊,廊外有用河卵石铺砌的“散水”。上层比下层高出86米,有坡道可以升登,房屋每面各5间,用长方砖铺地。东面房屋壁面涂青色,西面涂白色,南面涂红色,北面涂黑色,是按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主四方的学说设计的。曹魏和西晋,都沿用东汉的灵台。西晋末年的战乱,使灵台受到严重破坏,北魏时遂废弃不用。

太学遗址范围很大。经勘探和试掘,主要遗迹有两部分:一部分在辟雍之北,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约200米,南北约100米,附近曾发现石经碎片,可以认为是东汉太学主要部分之所在;另一部分在它的东北约100米处,遗迹保存较好,平面亦成长方形,南北约200米,东西约150米,四周筑墙。据记载,东汉的太学始建于光武帝建武五年,以后屡经扩建,至顺帝阳嘉元年(132)才全部竣工,太学生多达3万余人。灵帝熹平四年(175),立石经于太学,称“熹平石经”。汉末董卓烧洛阳宫庙,殃及太学。魏文帝黄初五年,在东汉的旧址上重建太学,正始中又新立石经,称“正始石经”。西晋初年,依汉魏之制兴太学,而咸宁二年(276)又另立国子学,与太学并存。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