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频道/原创专栏/ 正文

二十四小时播报:专家早应准备应对第二波疫情冲击 新冠死亡病例回升仍维持最高级别警报

导读 关于专家早应准备应对第二波疫情冲击 新冠死亡病例回升仍维持最高级别警报的消息今天在网上受到的关注度非常高,为此小编也是在网络上收

关于专家早应准备应对第二波疫情冲击 新冠死亡病例回升仍维持最高级别警报的消息今天在网上受到的关注度非常高,为此小编也是在网络上收集了一些专家早应准备应对第二波疫情冲击 新冠死亡病例回升仍维持最高级别警报相关的文章来分享给大家,那么下面的内容就是一些收集到的内容了,希望大家会喜欢。

 

一、专家早应准备应对第二波疫情冲击

1月30日,世卫组织发表声明称,尽管新冠大流行可能正接近转折点,但目前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指出,全国整体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

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疾控”)在1月25日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和监测数据概述》中提到,春节假期,疫情未出现明显反弹,在整个流行过程中,未发现新的变异株,我国本轮疫情已近尾声。

“疫情能从高点回落下来,最主要的力量就是人群免疫力。通过这波疫情,人群中形成了免疫屏障。”国内一名著名流行病学专家向记者表示,经历第一波广泛感染后,一般不会再出现导致医疗挤兑的大规模疫情。但现阶段也不能完全松懈,在加强疫苗接种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病毒变异的监测,如果发现有疫情回升趋势,医疗系统要早做准备。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告诉记者,“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只是时间问题,预计世卫组织会在1年内将其取消。

把握好“窗口期”,加快抗病毒口服药储备

多名专家向记者表示,目前肯定是形成了短期的社会面群体免疫,这轮疫情已经进入尾声。从全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后续一定还会存在第二波、第三波疫情,但不会再像这一波疫情那样凶猛。

“现阶段非常大部分人都经历了感染,加上本身比较高的疫苗接种率,双重作用下形成的免疫人群比例非常高。”前述流行病学专家说。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向记者表示,在德国,感染峰值被拉长,感染后的免疫屏障并不同步形成,大家不会一下子普遍都易感,随着反复感染,免疫屏障也会越来越稳固。相比之下,国内的大规模感染很快过峰,形成的人群免疫力也有很强的同步性。如果不抓好这段窗口期,会存在再度出现一定规模感染和“反复过峰”的可能性。

陆蒙吉预计,从今年3月下旬开始,随着人群免疫力的下降,人群感染风险会增加,五六月份时,疫情变化会非常明显,到时候可能会面临第二波的冲击。但第二波疫情会出现在3月份还是五六月份,取决于是否会出现一种冲击力非常大的新毒株。

据报道,一种名为CH.1的奥密克戎亚变种已在美国出现。它属于主流毒株BA.75的一个分支,有专家将其命名为“Orthrus”,意为希腊神话中的“双头犬”。截至2023年1月30日,国内未监测到CH.1及其亚分支的本土感染病例。

“现在新冠病毒的进化趋于稳定,层出不穷的新变异株无需过于担心,但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监测,及时掌握变异株的动态。其实CH.1并不是最近才出现,它最早于2022年1月9日发现,以往也曾在英国流行毒株中占比1/3,当时也没有发现它传播更快或致病性更强。”金冬雁表示。

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日前发文解读称,目前,未见CH.1变异株的致病性增强,仍需进一步关注。一般新毒株出现后,感染病例需达到一定规模并持续一段时间,才能初步判断新毒株的致病力是否变化。CH.1短期内不会引起本土大规模流行。脆弱人群及未感染人群仍需加强个人防护。

此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疾控原主任高福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如果三四月份,XBB变异株在国内最终流行开来,从疫苗和免疫角度,可能大家会再感染一次。XBB进入国内后,如果现在流行BA.BF.7能对XBB提供一些交叉保护,也可能XBB就流行不起来,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对国内而言,第二波疫情来临前,仍有一段“窗口期”。

“不能毫无干预地等待第二波疫情发生。”陆蒙吉说,如果第二波疫情的发展过程也很短,很多年轻人能度过这一关,免疫力增强,但对于很多老人而言并不是这样。现在很多感染过的老人正处于身体恢复期,很多体质差的人再感染一次,后果可能非常严重。这个阶段,没发生感染的部分有免疫缺陷的高危人群,也可能面临下一波疫情的冲击。

“想要更好应对下一波疫情,要把握好下波疫情来之前的这段窗口期,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和抗病毒口服药的储备。”金冬雁表示。在他看来,如果疫苗本身无法针对新毒株,打疫苗有效性也会被削弱。此外,他建议,未来加强疫苗接种的同时,也应加快mRNA疫苗的批准和引入。

“在香港,50岁以上或免疫力弱的人群,阳过之后三个月可以接种疫苗,尤其是高危人群、有基础病的老人。”金冬雁建议,要建立公平的药物分发机制,保证脆弱人群一旦感染能及时用药。

前述流行病学专家表示,国内对于新冠长期预防的疫苗策略现在还没有定论。

多久需要再接种一次?该流行病学专家表示,如果要预防感染,重复接种频次就要高,大概6个月就需要接种一针,而且要尽可能接种跟流行毒株匹配的疫苗;如果以防重症为目的,再次接种的周期可以拉得长一些,一年甚至两年,因为疫苗的保护期至少在一年以上。不过,前者的可行性比较差,只有少部分脆弱人群,需要这样频繁接种。

一位公卫专家对记者表示,在窗口期应做好病毒变异株的监测和对老年人群,尤其是未接种疫苗老年人群医疗救治的准备工作。

金冬雁表示,国内经历的这次疫情“海啸”为应对下一波疫情赢得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应该筑牢“三道防线”,即接种疫苗、储备新冠抗病毒药、筑牢医疗体系,把大家对新冠的认识理顺,既不恐惧,也不麻木,正确对待,将各方面的损失尽可能降低。

二、新冠死亡病例回升仍维持最高级别警报

日内瓦时间1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举行了有关冠病的突发事件委员会第14次会议。这次会议是为了重新确认新冠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等级。

会议结束后,世卫发表声明,表示新冠仍将维持最高级别警报。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指出,今年是确认新冠疫情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的三周年(2020年1月开始),目前疫情局势已经比去年奥密克戎的高峰期要好。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131亿剂新冠疫苗的接种数,89%的医护人员和81%的老年人(60岁以上)完成了初级接种。

不过,依然有国家面临着无法开展的新冠应对措施,有太多老年人和卫生工作者无法及时获得诊断和疫苗接种。

迄今为止,仅世卫收到的来自各国通报的确诊病例就已经超过7亿5200万起,其中还有680万起死亡病例。

在过去短短8周的时间,世卫组织接到超17万新冠死亡数的通报。

2022年12月,中国解除了防疫措施,随后全球的每周死亡病例又有回升。单从1月初至1月中,世卫接到的每周通报死亡病例达已将近4万起,超过半数来自中国。

声明中也提到,虽然从人类和动物的基因库中消灭这种病毒的可能性很小,大家还应继续努力,降低病毒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文章转载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