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气层厚度?(地球大气层厚度)
大气层(atmosphere)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
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和水蒸气。
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
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
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
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水蒸气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
这一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5~6℃。
动、植物的生存,人类的绝大部分活动,也在这一层内。
因为这一层的空气对流很明显,故称对流层。
对流层以上是平流层,大约距地球表面20至50千米。
平流层的空气比较稳定,大气是平稳流动的,故称为平流层。
在平流层内水蒸气和尘埃很少,并且在30千米以下是同温层,其温度在-55℃左右。
平流层以上是中间层,大约距地球表面50至85千米,这里的空气已经很稀薄,突出的特征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空气的垂直对流强烈。
中间层以上是暖层,大约距地球表面100至800千米。
暖层最突出的特征是当太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该层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因此温度升高,故称暖层。
散逸层在暖层之上,为带电粒子所组成。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特殊的层,即臭氧层和电离层。
臭氧层距地面20至30千米,实际介于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
这一层主要是由于氧分子受太阳光的紫外线的光化作用造成的,使氧分子变成了臭氧。
电离层很厚,大约距地球表面80千米以上。
电离层是高空中的气体,被太阳光的紫外线照射,电离成带电荷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及部分自由电子形成的。
电离层对电磁波影响很大,我们可以利用电磁短波能被电离层反射回地面的特点,来实现电磁波的远距离通讯。
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数千公里的大气层。
气体密度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变得愈来愈稀薄。
探空火箭在3000公里高空仍发现有稀薄大气,有人认为,大气层的上界可能延伸到离地面6400公里左右。
据科学家估算,大气质量约6000万亿吨,差不多占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一,其中包括:氮78%、氧21%、氩0.93%、二氧化碳0.03%、氖0.0018%,此外还有水汽和尘埃等。
根据各层大气的不同特点(如温度、成分及电离程度等),从地面开始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电离层)和外大气层。
大气层或大气圈是围绕着地球的一层空气,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
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2000 ~ 16000 千米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
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空气,它们也可认为是大气圈的一个组成部分。
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气体。
地球大气圈气体的总质量约为5.136×1021克,相当于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0.86。
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几乎全部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100千米的高度范围内,其中75%的大气又集中在地面至10千米高度的对流层范围内。
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和运动特征,在对流层之上还可分为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等。
大气的合成物和每种成分的功用 合成物 占有量(体积比) 功用 氮气 78% 维持植物生长 氧气 21% 维持生命和帮助燃烧 二氧化碳 0.037% 保持地面温暖 臭氧 0.000004% 抵挡有害的紫外线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