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伏多少天三伏多少天(二伏多少天)
二伏今年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
一伏和三伏都是固定的10天。
我把我博客的一篇文章复制下来你看看,这篇文章叫:起伏怎么算,告诉你如何计算起伏。
天气越来越热了,转眼就到了夏至了,我突然想起快起伏了,可什么时候起伏呢?我翻日历上是说7月20日头伏,不知道这是怎么算的。
冬天数九天都还是简单,从冬至后每过一个9天算一九,可三伏就不知道怎么算了,而且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真是麻烦。
到网上找了找,这方面的东西还真多。
不过基本上就是两句话:“夏至三庚”,“三伏在秋”。
说起来简单,真要算起来还真麻烦。
夏至三庚是说头伏是在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
这样算起来一伏就是十天,三伏也是十天,可二伏就不一定了,有十天,也有二十天的。
这就要用第二个口诀了。
三伏在秋是指三伏是在力立秋以后。
这样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
而且夏至(一般6月21号左右)到立秋(一般8月7日左右)不会超过50天,也就不会有6个庚日的出现。
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真是麻烦。
不过怎么算庚日可就更麻烦了,好象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算出来的,现在用的都是一天天往后推,反正60天一轮,你只要记住某一天就可以向前向后推了。
据说以前算命的可以记住好多年的日期,真是厉害。
不过现在大家都不记了,反正查起来方便,还记他干什么。
就是不知道这个纪年到底是从哪一天开始算的。
顺便说一下,有一首“夏至”数九过酷暑的歌谣很有意思,也比较实际。
“夏九九歌”: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浑身汗湿透;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半夜寻被子;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中国的古人真是厉害,佩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