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频道/专栏/ 正文

嫦娥号探月器(嫦娥号)

导读 v“嫦娥”先绕地7日  地球离月球38万公里,我国的人造卫星目前最远只到过8万公里的太空,“嫦娥一号”卫星如何奔向月球呢?  “如果(‘...

v“嫦娥”先绕地7日  地球离月球38万公里,我国的人造卫星目前最远只到过8万公里的太空,“嫦娥一号”卫星如何奔向月球呢?  “如果(‘嫦娥一号’卫星)24日发射,那么它最终可能要到11月7日才能进入极圆绕月轨道。

”月球探测工程中心主任助理裴照宇表示,“嫦娥一号”发射后,并不是直接奔向月球,而是首先进入椭圆形的环地球轨道,绕地球飞行。

  “绕地球飞行可能需要7天时间。

”裴照宇介绍,“嫦娥一号”在绕地球飞行过程中,要在椭圆轨道上实施一次远地点,三次近地点变轨,从16小时周期到24小时周期,最终到48小时周期的停泊轨道上运行,待时机合适时再通过卫星动力进入地月转移轨道,从地球飞向月球。

  当抵达月球附近的时候,卫星还进行三次近月点的制动,从地月转移的轨道转到绕月飞行轨道上来,这大概需要5天左右的时间。

  卫星进入环月轨道后,通过一次次修正,最终进入离月球200公里的极圆轨道,然后开始一年的工作。

  “嫦娥”奔月要过5关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部部长赵小津详解了发射后“嫦娥一号”将面临的几大考验。

  第一关:多次变轨  由于“嫦娥一号”要经过几次变轨,变轨过程中的速度控制便显得尤其重要。

  第二关:三种定向  加速和制动,都需要地面控制。

因此,对“嫦娥一号”卫星的导航与控制将成为关键技术。

必须在一个很短的时间范围内,发出准确动作指令。

否则,“嫦娥”有可能飞到我们不能控制的地方,抓不回来。

  卫星到了月球轨道后,我们要有三种能力:第一卫星整体对月定向。

相机、探测仪首先要对着月球;第二,要对日定向,卫星需要通过帆板对着太阳获得能源;第三,卫星探到的数据要传回到地球,传输天线必须对着地球,对月、对日、对地三种定向要同时进行。

  第三关:信号微弱  以前太空信号传输最多就是8万公里。

从38万公里太空传回来的信号,经过衰减比较弱。

在地面要加大接收能力,所以在北京密云和昆明建造了50米和40米的天线。

在“嫦娥”卫星上也要加信号发射的功率,采用了一个过去没用过的天线。

为了控制卫星,还在喀什、青岛、远洋测量船等地方进行测控。

  第四关:温差300℃  月球的地表温度白天可能达到130多摄氏度,晚上又可能变成零下170多摄氏度,温差高达300℃,对距离月球200公里的“嫦娥”来说,温度控制热设计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

  第五关:两次“饥饿”  月球上的卫星每年要经历两次月食,卫星就没有能源,要靠卫星上的蓄电池来供电。

在低温下进行放电,对蓄电池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考验。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