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派的名词解释(花间派)
导读 《花问集》中,收温庭筠词最多,且放卷首,所以有“花问鼻祖”之称。温庭筠:(约812—866),晚唐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花问集》中,收温庭筠词最多,且放卷首,所以有“花问鼻祖”之称。
温庭筠:(约812—866),晚唐人。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唐宰相温彦博之裔孙。
韦庄与温庭筠齐名,并为花间派领袖,但他们的词风却迥然不同。
温词绮靡浓艳,含情深隐,而韦词清丽疏淡,明白吐露。
除温韦外,其他十六人的词风不是入于温,便是入于韦的。
花间词之名得之于赵崇祚所编《花间集》,此书编成于五代后蜀广政三年(940年),是一部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晚唐五代文人词的总集。
全书共收录了以温庭筠和韦庄为代表的十八位词人的五百首词作。
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三人与蜀地无关外,其余十五人或是蜀籍,或流寓蜀中,或仕前、后蜀,均与西蜀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因此亦可以把他们称为“西蜀词派”。
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说,花间词乃是供“绣幌佳人”在酒筵舞席上遣兴娱宾之用的,因此它上承南朝梁代侧艳诗体之传统,下扬晚唐五代歌妓演唱之风习,内容偏重闺情(这样才能切合歌妓身份口气),情调绮靡柔媚(这样才能有助歌妓娇娆之态),词藻锦绣华丽(这样才能“拟化工而迥巧”,“夺春艳以争鲜”)。
确实,当我们翻开《花间集》,便有一股香艳之风扑鼻而来,它的风格大致可以浓艳婉媚、香软绮靡概之。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