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威风锣鼓简介(晋南威风锣鼓)
晋南威风锣鼓 时间:2006年 类别:民间音乐 地区:山西 编号:Ⅱ-56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临汾市 临汾市古为尧都,世称平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威风锣鼓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广场打击乐表演艺术。
作为民间锣鼓艺术的一个品类,威风锣鼓在临汾市不仅有长远的历史渊源,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威风锣鼓形成年代不详,普及于明代,兴盛于清代和民国初期。
威风锣鼓最早的名称为"锣鼓",俗称"家伙",主要分布在临汾市区及霍州、洪洞、浮山等县。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威风锣鼓汲取不同时代的艺术精华,使自身渐趋完美。
一、艺术特色 威风锣鼓最早因社日祭祀土神及求神祈雨而兴盛,后来发展为民间社火和喜庆节日压轴民间艺术表演节目。
旧时威风锣鼓队规模较小,一般14人一队,称为一堂。
2人击鼓,2人持铙,2人持钹,8人敲锣,因用锣八面,所以又称"八面威风"。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1988年以来,经过发掘整理,改革创新,演出阵容日趋庞大,少则百人,多则三、四百人。
威风锣鼓队一般由炮队、门旗、龙旗、乐队组成,表演技巧有鼓技、锣花、铙花、钹花、槌花及整体队列造形等。
并因地域不同有南河、北河、南山、西山多种表演流派。
威风锣鼓的表演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挎鼓表演,平阳大多地方都由鼓手挎一面圆形大鼓敲打表演;另一种表演形式是架子鼓,这种形式主要盛行于浮山县,表演时队形变化较少,行进中边走边打。
由于传承的变化和地域的差异,威风锣鼓形成了河东、河西两个流派,常见曲目有《七牌子》、《牛腰子》、《乱如麻》、《风搅雪》、《银扭丝》、《倒垂帘》等。
锣鼓曲牌,俗称"锣鼓经"或锣鼓单子。
县内威风锣鼓曲牌丰富,据1980年调查记谱有37种;1990年12月调查记谱有44种。
主要曲牌有风搅雪、四马投唐、五马破曹、小插花、鹞子翻身、小秦王乱点兵、厦坡里滚核桃、老官磨牙、翻江倒海、暗三蛋、十样景、珍珠倒卷帘、二仙盘道、狮子滚绣球、金山川、川道、王长一枝、安合、二十八家、争上游、满堂红、延锦花、五点子、七点子等。
同名曲牌,因流行区域有别,敲法各异。
如"十样景"有6种之多,"风搅雪"有4种之多。
二、表演特色 威风锣鼓的特色就是"威风"。
从锣鼓的配置打法,演奏队的组织、表演、着装,都在展示威风。
第一,音响威风。
看威风锣鼓,在未见其形时,早闻其声厂,而且如雷贯耳,非同凡响。
其实它所使用的乐器很单纯,只有鼓、锣、铙、钹四件。
传统配置比例是鼓2锣8铙4钹2。
现在人数扩大,多到四、五百人,加大了鼓和锣的比例,使音响更加突出。
演奏方法是鼓指挥,锣主奏,铙和钹分成两个声部,交替对奏。
乐句处理多以"句句双"出现。
上百面鼓,几百面锣,成百付铙钹,共鸣齐奏,音响如天地轰鸣,使人感受到当年唐太宗领兵征战的威风。
由于节奏变化多样,有2/4 3/4 4/4, 还有 3/8 5/8出现,因而呈现多种色彩,让人感觉到趣味无穷,宏亮而不单调,刚劲而含有柔美。
第二,曲式威风。
威风锣鼓的曲牌,既独立成章,又联缀成套。
其多段体套曲一般分"帽头""主体""收尾"三个部份。
曲式、句式、节奏多为行进式;曲牌名称亦大多从军事而来:"单刀赴会"、"三战吕布"、"四面埋伏"、"五马破曹"、"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等,演奏多从"擂鼓"开始,起伏相间,张弛结合,但又不离气势雄宏的主题,造成一种刀光剑影,兵刃相交的战场意境。
第三,场面威风。
威风锣鼓的演奏多到几百人,一律古代士卒装束,摆开一个接一个的战阵,前后进退,左右开合;一忽而风卷残云,一忽而雨打枯叶;分开的象八卦,云集阴阳双合。
那场面实在惊人,也着实感人。
第四,舞姿威风,队员在表演时,结合鼓点节奏场面变化,作出种种舞姿身段。
鼓手有"左右开弓"、"马步冲击"、"穿插对打"、"开合斗打";锣手有"反扣前冲"、"回扣后弓";铙钹手有"大镲高翻"、"胸前空翻",还有"单翻"、"双翻"、"斜叉"、"正叉"等,鼓锣镲在这里也变成刀枪剑,演奏员已成为将尉卒,威武雄壮,一股杀气,"舞"成了"武"。
演奏中又巧妙自如地运用了"鼓花"、"锣花"、"铙花",加之棰腕上的彩带装饰,整个场面又显得五彩缤纷,给予人以悦目舒畅之感,"武"又成了"舞"。
三、传承意义 威风锣鼓是由锣、鼓、铙、镲四种乐器共同演奏的一种打击乐艺术形式,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融音乐、舞蹈、技艺于一体。
威风锣鼓表演者强悍矫健的身姿、粗犷豪放的性格、朝气蓬勃的气势,处处体现了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北方汉子豪爽奔放的性格,在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美学的研究中,威风锣鼓都显示出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