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哪些(浅析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
我国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
对大学生而言,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促使心理日益成熟,以便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成年人。
可以说:青年中期,是走向成熟的关键期。
人的成熟,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第一是身体的长成。
以个体生理成熟为标志,尤其是以性成熟为重要指标。
大学生一般都已具备这种条件。
第二是心理发展完善。
即形成了完善的自我概念,形成了稳定的个性。
第三是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以人的社会成熟为标志,即个体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角色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有正确的认识。
在这三个条件中,生理成熟是心理成熟的物质基础和依据,社会成熟是心理成熟的必要条件。
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取决于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
由于大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长,与社会生活有着某种程度的隔离。
他们身在校园,对真正的社会生活并没有直接的、深刻的了解,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比较表面和肤浅。
因而,大学生的社会成熟期较长,在整个大学时代,他们都要为这种社会成熟的完成而付出努力。
2、自我概念的增强与认知能力发展的不协调。
自我概念是指人对自身的认识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各种体验。
它是认识、情感、意志的综合体,是人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自我概念从童年期就开始产生并逐步发展,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最快的时期,它使人心理的各个方面都发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它使一个人能反省自身,有明确的自我存在感,从而以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周围世界;它使人的心理内容得到极大的扩展和丰富。
自我概念的发展不仅与年龄有关,而且与人的知识水平有关。
一个人的文化素质越高,其自我意识就可能越强。
从这两点来看,大学时期是真正认识自我的时期。
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所具备的文化水准,决定了他们不再像中学生那样眼光向外,对外界的事物感兴趣,急于去了解世界,把握外部环境,急于显示自己的独立,想做环境的主人;而是眼光向内,注重对自己进行体察和分析,把自我分化为主体的我和客体的我,以及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
注意内省,注重探求自己微妙的内心世界,力图理解自己情感、心理变化,自觉地从各方面了解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设计自我的模式。
大学校园这种特殊的环境,又是十分强调独立、注重自我确立的地方,许多大学生在较大的程度上按照自己的方式安排自己的生活,有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同时,由于大学生所处的独特的社会层次及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他们对社会上的事有着自己的见解,他们看问题的视野可能与一般人有所不同,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和心愿。
一方面,他们关心社会发展,这种关心是抛开切身利益,以大视角来进行的,注重的是整个社会的提高与进步。
他们热衷参与社会,对社会舆论愿意独立思考。
然而,另一方面,由于生活阅历有限,与社会有一定的距离,社会实践能力不强,使他们在谈论、评价、思考社会问题时,往往带上幻想的色彩,不能十分切合实际。
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还不能深刻、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
这种不足与他们极强的自我概念不相协调,这种不协调可能会一直困扰着他们。
3、概念丰富而不稳定。
大学生是一群正在成长的青年,是一个极其敏感的群体,其内心体验极其细腻微妙。
他们对与自身有关的事物往往体察得细致入微。
随着文化层次的提高和生活空间的扩大,他们的思维空间急剧延伸,必然导致其情感越来越丰富和深刻。
由于大学生心理内部的需要结构发生变化,大学生的追求有其独特性,而他们的价值观念尚不稳定,时常处于波动、迷惘、抉择之中,其心理成熟又落后于生理成熟,因而大学生的情感是不稳定的,情绪变化起伏大,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心境变化快。
学业、生活、人际关系等等变化会引起情绪的波动,容易偏激、冲动,情绪冲突也较多。
4、性意识的发展。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生理发育已基本完成,所以性意识的明朗化与进一步发展都是正常的。
又由于大学校园是年轻人的世界,每个大学生都有充分的机会与同龄的异性接触,因而意识的发展以及与之相伴而来的恋爱问题是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方面,性意识的发展带来强烈的按照性别特征来塑造个性和形象的精神向往,每个大学生都会在心里产生一种愿望,即:成为什么样的男子或女子;另一方面,性意识的发展也带来了对异性的倾慕与追求,这是每一个青春萌动的大学生都会遇到的问题。
而这种愿望,会与大学生还不善于处理异性之间的关系,或者他们的经济地位与心理成熟度还不足以应付这种问题相矛盾,从而带来种种不安和烦恼。
5、智力发展达到高峰。
大学生一般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通过专业训练、系统学习,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智力水平大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智力层次含有较多的社会性和理论色彩,这一显著特点,使大学生心理活动的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
6、社会需求迫切。
为了接受系统严格的专业训练,大学生在校园里的生活期限比同龄人长,这使他们与社会有一定距离。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渴望加入社会的愿望更为迫切。
在校园里,他们关注着社会,评判着各种社会现象,并希望自己加入进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各种令人不满意的现象,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体现自己的力量,实现自身的价值。
这种迫切的社会需求与大学生正在形成的价值观相互作用,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的重要心理依据。
这一心理特点,支配、指导着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对大学时代的生活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